家人被羈押禁見怎麼辦?刑事律師教你破解資訊封鎖、掌握案情進展
- 魏小雯 謙聖
- 4月22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當家人突然遭到警方逮捕,並且被法院裁定「羈押禁見」,對家屬而言,往往是極度焦慮、無助的時刻。
「他是不是被誤會了?現在情況還好嗎?我什麼時候才能知道案情進度?」
本篇由法律諮詢顧問整理,帶您了解:什麼是羈押禁見?為什麼無法探視聯絡?在資訊被封鎖的情況下,家屬可以怎麼做?
一、什麼是「羈押禁見」?為何會讓家屬一無所知?
依《刑事訴訟法》,檢察官若認為被告有逃亡、串證、滅證之虞,可聲請法院裁定「羈押禁見」。這代表被告不僅被收押至看守所,還會面臨:
• 不得與家屬會面
• 不得通訊(如打電話、收信、看新聞)
• 不得接觸外界資訊
★法院會在以下情況下裁定禁見:
• 被告與共犯尚未全數到案,可能串供
• 證人或被害人可能受干擾
• 案情仍在調查初期,證據尚未固定
二、家屬什麼時候可以得知案情?
【關鍵一】偵查不公開原則
根據《刑事訴訟法》第245條,偵查程序應秘密進行,這也表示:
• 家屬無法從警方或檢方得知案情
• 想要掌握案情,唯一管道是請律師介入辦案
【關鍵二】禁見有期限嗎?什麼時候會解除?
根據法律規定:
• 偵查階段:第一次羈押不得超過 2 個月,如有必要,檢察官得聲請延長一次,最多再延長 2 個月,合計不得超過 4 個月。
• 審判階段:法院可裁定第一次羈押最長 3 個月,此後每次得延長 2 個月,由法院視案情自行決定是否延長,無須檢察官聲請。
★常見解除禁見時點包括:
• 案件起訴後進入法院審理階段
• 共犯到案、筆錄完成
• 禁見期間屆滿未再延長
• 律師聲請解除禁見成功,法院認為已無延續必要
三、資訊封鎖下,家屬該怎麼辦?
答案是:儘速委任律師
即便被告遭到禁見,根據《刑事訴訟法》第27條,仍可會見委任律師。法律諮詢顧問的專業律師會即刻啟動應對程序,包括:
律師能做的5件事:
1. 偵訊前會見當事人,確認案情全貌,辨別是否遭誤指或過度誇大。
2. 協助準備應訊策略,提醒哪些內容該保留、如何回答檢警提問才能保護自己。
3. 陪同筆錄製作,防止誘導或施壓取供,並協助當事人避免說出前後矛盾內容。
4. 聲請閱卷、整理證據,即便偵查中僅限特定程序閱卷,律師也會即時掌握最新進度。
5. 提出撤銷羈押、交保、解除禁見聲請,從法理與事證出發爭取釋放機會。
四、常見問題 Q&A
◎可以直接打電話到看守所詢問案情嗎?
不行。依規定,除律師外,看守所不會提供任何案情資訊,即使是配偶或父母也無法例外。
◎可以等禁見解除後再請律師嗎?
風險極高。禁見初期就是警方與檢方密集偵辦的黃金期,若無律師介入,當事人很可能在不利條件下就被迫供述。
◎律師參與羈押庭來得及嗎?
可以。從逮捕起計算,羈押庭通常在24小時內召開,律師可立即到場辯護,爭取交保或其他替代措施(如限制住居)。
五、法律諮詢顧問律師團隊的建議:家屬現在就該做的三件事
1. 立即委任律師:不論案情如何,律師介入是您了解狀況的唯一方式。
2. 蒐集有利資料:如通話紀錄、監視器畫面、金流證明,交由律師判斷是否可作為辯護依據。
3. 避免聯絡其他涉案人:擅自聯絡共犯或證人,恐被檢方視為「串證」,反而讓禁見難以解除。
結語:刑事案件不是不能處理,而是要找對人協助
羈押禁見並不是世界末日,但必須要有專業律師快速介入,才能突破資訊封鎖,為當事人爭取轉機。
法律諮詢顧問擁有全台數百件羈押案件經驗,熟悉禁見程序與解除策略,專業快速應對各類詐欺、毒品、人頭帳戶案件。
立即聯繫法律諮詢顧問,讓我們為您守住關鍵防線!
• 全台服務,24小時內安排律師會見
• 羈押禁見、交保聲請、刑案辯護一站式支援
• 詐欺、毒品、洗錢案件專辦,成功案例眾多
★一通電話,讓法律諮詢顧問替你說話。刑事案件的第一步,從信任法律諮詢顧問開始。★
如有任何法律問題
我們提供線上諮詢服務平台
立即諮詢點 → (LINE:@law316)
תגובות